三百多年前,番木瓜随着欧洲的海商舶来中国的时候,想必国人也是懵逼的:这才真是长在树上的瓜啊,比供在祖宗牌位前面那个咬不动的果子名副其实多了好吗!不得已,加个番字表明它是鬼佬带来的吧。再后来叫顺了嘴,番字通常也就丢掉了,在日常语境里外来货甚至顶替了本土木瓜的位置,后者很少有人知道是啥了。

番木瓜

很多年以后,不知道是谁注意到这种水果形状有点像乳房,未成熟的时候又有白色乳汁,就给它安上了催乳和丰胸的功效。有人说了,这个锅中医不背,中医没说过木瓜下奶丰胸,中医里的木瓜从来都不是这货。诚然,但这种取类比象、以形补形的思维方式,跟中医确属一脉相承。另外,这个流言大概是从粤语区起源的,一个猜想,不一定对。番木瓜原产中美洲和南美洲,是番木瓜科的科长,也是番木瓜属唯一的成员——这个属曾经有多达45个种,不过现在都被拆分到其他属里去了。最早栽培番木瓜的据说是墨西哥人,随着西班牙殖民者的到来,这种植物逐渐扩散到加勒比群岛、非洲乃至东南亚的欧洲国家殖民地。整个地理大发现时期,欧洲人在为新世界的物种命名时一直比较偷懒,番木瓜就一直沿用中美洲土著的发音,被叫做papaya、papaw或者pawpaw。到了18世纪,林奈在给这个属起学名的时候也继续犯懒,尽管他加入了一点自己的见解:林大爷认为这种植物的果实长得像无花果(请问哪里像了!),于是番木瓜属的属名就和无花果的种加词一样了;至于番木瓜的种加词?继续沿用papaya呗。


现如今番木瓜已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热带水果之一,产量仅位居香蕉、柑橘和杧果之后,位居第四。过去几年里,一些热带和亚热带发展中国家的番木瓜种植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以印度为例,番木瓜的产量由2005年的40余万吨到2013年的550余万吨,增长了十多倍且跃居世界第一。这一方面是因为番木瓜这种植物确实产量高易栽培管理,另一方面却是得益于转基因技术。番木瓜环斑病毒曾经威胁着全世界的番木瓜产业,这种病毒不但影响番木瓜的正常生长、令其外观丑陋,还会让成熟的果实变得非常难吃,这对水果来说是无法容忍的。唯一能克制这种病毒的手段是基因改良,向番木瓜的基因组里转入抗环斑病毒的基因。番木瓜是最早测完基因组全序的果树之一,也是目前唯一合法上市的转基因果树,中国也在2010年前后批准了转基因番木瓜的商业种植。我们今天能吃到便宜好吃的番木瓜,几乎完全是拜转基因技术所赐。

番木瓜

被番木瓜环斑病毒(PRSV)残害的木瓜长这样。

番木瓜看起来是树,能长到十米高,但实际上是一种大型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这种植物的茎通常不分枝,就这么直挺挺地长上去。如果茎顶断掉了,有时候也会勉为其难长几个侧枝,但一般都生长不良。叶片很大,掌状分裂成精致而复杂的形状,而脱落的叶柄在茎干上留下硕大的菱形叶痕。这些特征让你能一眼就把番木瓜树丛周围的植被中辨认出来,当然,如果开花结果了就更好认了。番木瓜的性系统很不寻常,因为具有原始的Y染色体而被认为是处于性别分化的起始阶段。番木瓜有完全开雌花的雌株、完全开雄花的雄株和开雄花与两性花的两性植株,而且个体的性别还相当不稳定。比如说,我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见过一株雄性的番木瓜,在雄花序的顶端居然结了一个果——而正常的雌花和两性花是单生或簇生叶腋,不形成花序的。

番木瓜

与丰胸留言纠葛不清的番木瓜

番木瓜的繁殖方式是以异株授粉结实为主,兼有单性结实和无融合生殖。在人工隔绝授粉条件的情况下,番木瓜雌株结出的无融合生殖果实最多可占果实总量80%,但大多数是小而畸形的果实。在商业化生产中,番木瓜要依赖传粉者才能结出健康的果实,这意味着番木瓜种植园周边要有能养活大量传粉昆虫的自然生态系统。


说到性别就又涉及了另一个流言:番木瓜果实分公母。和其他公母水果的流言不一样,番木瓜是“公的比母的好吃”。据说公瓜椭圆形,身重,核少肉结实,味甜香。母瓜身稍长,核多肉松,味稍差。然而研究发现,同品种番木瓜的果实重量和果肉厚度都与种子数量显著正相关,也就是说,种子越多,果实就越重,果肉也越厚。这一事实和民间流传的判断截然相反。由于同品种番木瓜的果实形态(此处仅指商业化种植的、由雌株经异株授粉结出的果实)比较一致,传说中的分公母方法倒像是对两种不同品种番木瓜的描述。

番木瓜

番木瓜有两个主要的品系,以果肉颜色区分,分别是“红肉木瓜”和“黄肉木瓜”,这两种我们平时都能买到。如果在成熟之前采摘,那就都是“青木瓜”,这东西几乎没有任何味道,主要拿来做蔬菜沙拉,还需要很多调味料来配。青木瓜的乳汁里含有一种对现代食品工业十分重要的成分——木瓜蛋白酶,它能降解蛋白质而让肉变嫩,“嫩肉粉”的主要成分就是它。用嫩肉粉处理肉类的时候切记不要太久,不然可是会降解成一滩肉泥的(此处有夸张)。出于同样的原因,切青木瓜的时候不要把乳汁溅到眼睛里,很疼,别问我怎么知道的。